2024年度总结+工作进展
2025-01-29 浏览:386
写在前面的话:
实际上在前面六个字写完的时候,恰巧新年钟声已经敲响。看了下网站的原创文章这个栏目中,最近一次更新还是2020年,当然我不否认设立这个板块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送一些软文来吸引流量的,看过统计数据,每次软文发布后网站总会有那么持续半个月左右的流量激增。的确也带来了一些客户收益。近几年来,也许是懒了,也许是真的太忙,一直没有一个整块的时间坐下来写点东西。那么今天,在农历新年辞旧迎新的时刻,决定写点什么,分享一下工作进度、也分享一点干货知识,顺带吸一波流量。
最近几年我们都在忙什么?
一些老客户应该有所发现,TamronOS最近两三年的时间里,IPTV系统这块更新的没有往年那么勤快了。整个2024年都是小版本更新,更新内容也基本以安全性更新和性能优化为主,并没有带来什么新的功能。倒不是说疏于维护,主要原因还是IPTV这块能做的功能基本都做了,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户群体性需求。所以维护优化为主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这个话说的有点冠冕堂皇,好吧的确是这样。那么直白一点说就是用户群体少了,这个问题即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早在2018年全国性民营宽带遇到经营性危机的时候,我大概就认为IPTV系统后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发展。毕竟我们主打的是一个大用量的细分市场,从维护成本和价格上就无法跟专注小型场景的酒店IPTV厂商竞争。当初我们押宝在广电市场上,认为至少广电在2018年初期刚开始步入大面积从传统数字电视到IPTV电视的改制上,这中间至少有3-5年的大用量市场。然而广电在推动全光网络改造进程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大多数的确的广电网络还处于单数字电视或双网并行的状态,虽然初期收获了一部分客户外,到2020年就呈现疲软状态。分析原因也很简单,之前的文章中也提过,电视媒体已经从一线退到了三线以外,除了部分中老年用户还作为必需品使用外,多数中青年家庭客户中极少办理电视业务,即使有也大多数是三大运营商捆绑赠送的IPTV业务。说白了一二三线城市的广电用户流失太大,农村市场因为资费和施工难度问题在FTTH/FTTR推进上也十分缓慢。广电公司搞不到用户,自然没有钱采购这些设备。后续在2021年后我从一些广电客户了解的所谓政府补贴农村免费看电视等政策,实际这个钱也是很难申请(懂的都懂ZF也缺钱)。
在这些前提下,2018年我们决定去开拓新的业务和新的市场,TamronOS原有产品线继续保留更新和定制服务,不会在大刀阔斧的开发了。废话太多容易跑题,我们还是拉回来继续聊聊我们这几年都在忙什么吧。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无非就是回到了老本行。之前我也说过我们最初就是做硬件产品开发的,后期才转行做了软件开发,兜兜转转十几年,结果又要重操旧业。但真的想要重操旧业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最初做硬件的时间基本在2000-2006年,主要做一些编程器、仿真器以及一些内存、硬盘相关的维修设备。那个年代几乎都没有贴片物料,大多都是直插DIP+双面板浸焊生产,软件用的还是Protel99se。相较于当下的硬件行业,不说无限接近于零吧,也没比小白好多少。脱离行业十几年,供应链、技术、生产设备、经验、研发人员都要从头来过。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大约是在2018年9月份,我决定拿1-2年的时间出来,重新构建整个硬件开发公司的产业链。立下这个Flag的时候我默默的打开了baidu.com(汗。。。)君莫笑我青涩,来日方长呵呵。搜索一下行业最新的资料,这也不算丢人不是吗。从百度上找资料,市场调研到招募开发团队,采购前期基础设备,这大概消耗了大半年的时间。算一下来我们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基于AMLOGIC S905X3 SOC)时,已经过去了15个月。然而这15个月也仅仅只是把产品设计并打样测试出来。距离能够找到目标客户、实现产品量产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整个2019年每天基本的工作就是跟芯片厂商谈价格、找供应链、找代工厂、找目标客户。第一个客户其实是我自己。没错,由于刚进入硬件开发行业,在业内没有什么知名度、跟芯片厂家、供应链的合作也刚刚开始,导致我们始终无法做的很好的成本控制。凑巧的是,19年我们接了几个广电项目的大单,对机顶盒的需求量一年差不多有10万台。当然价格压的非常低。跟之前的机顶盒供应商就价格上也没谈妥。我决定这个单子即使拼着不赚钱,也要把自研的产品拿出来试试水。供应链那边本着有量有价的前提下,首批5万台机顶盒物料很快采购完成,也找到了深圳的代工厂进行生产(就是TamronOS TVBOX3)。但也恰恰因为这个订单,让我决定建立自己的生产线。
由于初入行业(我就姑且说是初入行业吧,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找个借口不行么呵呵。),我们对SMT行业还不是很了解。5万台机顶盒拿到手上时,不良率高达20%。联系当初那家代工厂,推三堵四的各种理由和接口,什么物料问题、什么板材问题等等。后来经过调查,最终发现是代工厂把无铅工艺改成了有铅工艺,无铅锡膏和有铅锡膏成本差价近5倍,而且无铅高温生产对代工厂的设备和工艺要求也是有铅工艺不能比的。最终在各种扯皮之下,代工厂退了所有代工费用就不再接电话了。相比于我们的损失代工费也就是个零头。最后没办法的情况下,除了主控SOC 内存 EMMC等价值较高的物料外,其他小料(电阻、电容、电感、PCB板等)全部报废。板发到深圳(另外找了一家靠谱的)对需要保留的物料重新退锡植球,PCB重做,小料重新采购,全部重新生产后,实际也没达到100%的良率,还是有几百台出现短路、立碑等问题。只能选择自己手工修复。最终交付给客户后,还真是一语成谶,这个单子真的一毛钱没赚到,自己还贴进去几个w。
此事之后,时间来到2020年(时光如梭是这么说的吧),我决定建立自己的SMT生产线,实现闭环生产(闭环,哎呀这个词感觉这么高大上呢)。其实就是一次被坑怕了,找品控好的代工厂,人家收费高不说,还看不上我们这点订单量,唯有先利其器才能猥琐发育。一入SMT深似海,加班熬夜成常态。要论手工活,20年前老子一把风枪干南桥。但对于贴片机、回流焊、锡膏印刷机这些设备,我们是完全没有经验的,于是乎,我再次默默打开了百度。。。
建立生产线,算得上是一个重投资项目,设备、厂房、人员都要花钱。跟小伙伴一合计,得砸锅卖铁吧,都已经干成这个样子了,半途而废不是我们的风格。于是乎,在某个炎热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们踏上了购买贴片机的旅程。过程就不再赘述了,避免关水嫌疑。言简意赅的说,去深圳采购设备的时候,小伙伴们是完全不懂,我是一知半解,全靠百度,又恰逢新冠疫情期间,整个深圳之行可谓是各种不顺。当然结果是好的,除了我开车回来时健康码红过那么几天(现在说健康码这个词,怎么感觉很遥远了呢),设备到货、安装调试大约经历了2个月,我甚至想用家里装修剩下的水平尺给贴片机打水平(非业内小伙伴可能不懂这个梗,没关系你们就当是看个热闹好了)。我这个人身上优点不怎么明显,唯有学习能力还能拿得出手。从什么都不懂的老白(我想说自己是小白,可年龄不允许我这么说),到自己能解决绝大多数设备故障、编程、调试也就这两个月的时间。SMT行业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机器上永远缺一把飞达,不是在买飞达,就是在买飞达的路上。是的,我和小伙伴们又把这个事情给想的简单了,以为砸锅卖铁凑钱搞到设备后就可以坐在那里全自动化的生产。结果等真正开始生产产品的时候才发现,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所以几年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是在买买买。
我怎么感觉又跑题了呢,算了跑就跑吧,这又不是高考作文对吧。经过5年的各种努力和折腾,我们算是具备完善产业链的硬件公司了,从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测试,完全不依赖第三方。做个广告先,做硬件找腾龙,品质好价格优。好了,以上就是这几年我们都在忙的一些事,总结下来就是我们搞了一家新公司,专门做各种硬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同时依托于TamronOS原有软件研发团队,除了提供可靠稳定的硬件定制生产服务外,也可提供配套软件固件的开发和调试服务。
2024年的感觉!
疫情折腾了三年多,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从营业额上来看,疫情三年不减反增。然而当时间进入2024年开始,给我的感觉都是从山顶顺接跌落到谷底。IPTV的量大客户群体,民营宽带和广电运营商都处于疲软态势。直接影响到IPTV系统的销量,定制业务也少的可怜,昨天看了下2024年IPTV全年销售总量还不及2023年三个月的销量。可以说TamronOS最赚钱的业务被砍掉了80%的利润。软件系统销售惨淡的情况下,配套硬件的机顶盒等产品也出现销量大面积下滑。整个2024年机顶盒产品出货量(仅统计TamronOS IPTV系统配套盒子,给第三方配套的就不算在腾龙的业务上了呵呵呵。)仅有7000多台。当然这个现象不是我腾龙一家,几乎所有的IPTV行业友商都是这样,所以各位看客别听你的IPTV系统供应商吹牛逼,他们大概率还不如我们,起码我们单套利润就是他们的20倍,因为我们卖的贵嘿嘿。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TamronOS 2024年度软件销售营业额都不足以支撑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我的小伙伴们,不要吐槽我拿大量的资金去投入硬件产业,木有老子滴高瞻远瞩,公司早就黄了嘎嘎嘎(此处我想说“信我者,得永生”)。好在还有一些不大不小的定制开发项目,弥补软件销售上的亏损。实际上我是不太怎么愿意接这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定制项目的,甲方客户往往钱出的少,要求还高,出个画火柴人的钱,想要蒙娜丽莎。无奈也只能抽调人手去做。
好的一方面是,经过几年的努力,硬件这条线上,供应链,目标客户、产品都已经相当完善(注意我用的是相当,不是相对,这俩词差距还是蛮大的)。稳定订单客户也积累了不少,整体来说硬件产业虽说烧钱,但已经从维稳走向盈利了。不过有些问题不得不谈,像我们这类型的公司,友商们应该也面对跟我有类似的问题。就是你算账看着是赚钱的,就是看不到现钱。也许有人问,你前面刚说了转向到盈利,还在这儿哭穷。账面盈利不代表实际盈利。硬件生产制造这行比较操蛋地方就是,你赚的钱往往都变成了仓库里的物料。除了一些单价较高的大料类(比如CPU 内存 EMMC等)一般是用多少订购多少外,小料类会有大量库存,比如某个硬件客户订购2000台,其中有个0402 100K的电阻,每块板上用一个,一盘一万个,就算上抛料,这批订单我用掉3000个,也还剩下7000个压在手里。业内的朋友可能会说一盘0402封装的电阻1%精度的也不过14块。蚂蚁啃大象的道理懂不懂,这玩意不值钱,架不住多。而且这只是我举的一个“栗子”,比如我们常用在RK3568产品上的一个时钟发生器,整盘出单价8.6,散料12,一盘7000个,同样也是一块板子用一片,诸如此类还有非常非常多,以至于目前我们就单纯盘装阻容和小IC类的库存已经接近200w。
如果说我们是一家代工厂(接外面甲方的代工代料订单),这点物料其实不算什么,因为代工厂跟我们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生产量非常大,剩料在代工厂几乎不是问题。而对于我们这类自研产品或者给客户定制研发产品+代工的公司来说,这个问题的确就是个问题。当然这也不是不能解决,库存物料本身就是 一个圈,只要发展更多的客户,当物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转过来来了。2025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哎呀,好像又扯远了,多年不提笔,生疏了呵呵,扯回来,扯回来。2024的经济下滑,是一个共识。就单说在山东潍坊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里,很多大企业都在2024倒闭了,比如晨鸣纸业,比如歌尔(半死不活),偶有时间的时候也电话跟软件行业和硬件行业一些关系不错的友商交流,几个电话打下来倒掉好几家。就我们工厂所在的工业园区,我们刚过去的时候周边有5家小企业,现在就剩我们一家了。可见能在2024年坚持下来的企业,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虽然今年春节没能让我的小伙伴们过个肥年,但好在公司还在不是么,2025多加加班,多撸几行代码,会好起来的。
写在最后的话;
时间来到2025年1月29日凌晨2点整,外面新年的鞭炮声也变得稀稀拉拉。啰哩啰嗦(本来我想用“洋洋洒洒”这个词显得更文艺一点,没好意思用)写了一大堆,各种跑题就不说了,估计通篇里还有大量的错别字,颠倒词也懒得去校对了,有错字才真实不是吗(我给自己的懒找借口,学子们不要学我)。总结 下来2024年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有苦有甜,总得来说过的很充实(其实就是忙成狗)。对于2025年寄望;希望客户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家人身体健康,小伙伴们能在下一个春节过个肥年(我要求不高,真的,不高嘎嘎嘎)。好了,就到这里吧。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