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从群雄割据重回三足鼎立时代--长城宽带倒下后的思考

2019-04-03 浏览:5456

引子: 

   民营宽带经历了10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在中国宽带市场也踊跃出多家大型民营宽带企业,例如艾普宽带、长城宽带、方正宽带、歌华宽带等。其中长城宽带基本上是国内民营宽带企业中覆盖面积最广,跨度最大,用户保有量最高的企业。近日听闻鹏博士宣布成立长通服公司,并制定计划表,分时间的将旗下所有固网用户割接给三大宽带运营商,此后鹏博士的业务重心将从自营网络转换为,为三大运营商提供装维、线路、施工、部署服务(业务类似于中通服)。民营宽带市场又一个巨头轰然倒下,这意味着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鹏博士舍弃苦心经营多年的宽带业务呢?下面则是本人的一点理解和分析;

长城宽带的今生前世:

    2000年4月长城宽带网络服务公司正式成立,主营宽带网接入业务。那时候中国刚开放民营宽带运营试点(仅在少数几个城市),作为民营宽带的先驱者和最早进入市场的企业,成立之初就备受关注。当时的宽带市场受众少,电信和联通(老网通、老电信,为了方便简称三大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尚处于基础发展阶段(那时候大多数人还在用modem调制解调器+电话线方式上网,部分网吧则使用ISDN一线通上网)。作为民营企业率先使用五类线(LAN终端网线接入)接入,其实在技术上还是领先于三大运营商的。长城借助其较为先进的网络架构和价格优势短短1年时间就快速发展了不少驻地网和固网用户。

    2002年中信集团入股长城,并与长城共建“奔腾一号”骨干网。奔腾一号骨干网也是长城的命脉所在。毕竟在当时能自建干网的民营公司根本没有。奔腾一号在最初就完成了全国主要城市的覆盖,容量400G(现在看来400G不多,但在当时的确非常牛X),通过波分技术实现,可传输网络 语音 视频等多类信息。

    奔腾一号骨干网拓扑图:

image.png

    也是因为奔腾一号骨干网的成功运营,让长城宽带得以在全国顺利的建设驻地网,发展固网宽带用户,凭借强大的地推和优惠的价格,用户发展量迅速上升。2000年至2010年中国的宽带市场还处于一个看似蓬勃,实则垄断在少数国有企业手中的状态。长城在当时政策的扶持下,从循规蹈矩的国企手中分一杯羹是非常容易的。虽然奔腾一号骨干网让长城得以快速的发展,但其建设投资和运营维护费用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长城自建骨干网后发现没有内容,旗下用户还是要跳转到三大运营商的网络中去。面对耗费巨大资金建设的骨干网成为他人的垫脚石,这自然不是长城希望看到的。2004年中旬,长城宽带又开始发展内容,比如当时知名的游戏对战平台浩方、盛大传奇、网易游戏等公司都相继开放了长宽服务器(比较知名就是浩方对战平台的CS游戏战队,长宽战队BJGW)。内容有了但却付出了巨额代价,因为这些公司并不会向对三大运营商一样花钱买IDC服务,长宽提供的接入服务对这些公司来说基本是免费提供。而当时个人电脑的保有率还是非常低,网吧用户依然是游戏这块内容的主流受众,所以长宽搞内容真可谓是出力不讨好。

    当然做内容也不全是坏事,正是因为做了内容,长城才吸引了鹏博士这个大金主。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1月,1994年1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鹏博士;股票代码:600804.公司主要从事电信增值服务、网络监控、网络传媒业务,拥有独立的研发、生产、采购和销售系统,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鹏博士早在奔腾一号筹建时期就对长城的业务垂涎已久,但苦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后期长城因为发展问题把老东家中信集团坑了个底朝天,这也让鹏博士抓住了入场券。

    2010年4月,鹏博士宣布竞购长城宽带50%的股权和转让方对长宽2.8亿元的债权,当时的转让方是发起人长城科技、长城电脑和长城开发,他们分别拥有长宽40%、5%和5%的股权,三方对应的挂牌价格为3亿元、1267万元和422万元。2010年7月26日,原股东中信网络突然出手,行使了优先购买权,鹏博士首次收购长城宽带落败。然而,鹏博士并未放弃长城宽带。2011年11月17日,中信网络委托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50%股权及4.8亿元债权交易公告。这次鹏博士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长城宽带,但50%的股权对价6亿,比一年多之前的3.17亿翻了近一倍,再加上4.8亿的债权,鹏博士这次合计要付出逾10亿。购买这50%的股权,摆在鹏博士面前的决策是,需要进一步购买股权,取得控股权,否则,无法实现整合长城宽带的战略目的。2012年4月21日,鹏博士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宣布截至2011年12月31日,长城宽带净资产为-1.2亿元,负债总额为30.1亿元,资产负债率104.14%。不到半年前高价买来的资产变成资不抵债。资不抵债并未使得剩余50%的股权价格有所降低,为了得到剩余的50%股份,鹏博士支付了7.5亿的对价,比上一次购买的50%股权多付出1.5亿。与其说增加的对价是因为长城宽带业绩提升的结果,不如说是为了得到控股权,鹏博士不得不提升对价。最终鹏博士以13亿的价格获得长城宽带50%的股权和经营权,至此才有了如今的鹏博士宽带(长宽)。

成也萧何败萧何:

    可以说鹏博士的运营团队比老长城更懂市场,有了鹏博士的资金入驻和更好的市场营销团队,在2010年之后,长宽的发展更为迅猛,主动开始发展二线、三线城市的宽带业务,甚至很多地方的县城都能看到长城的影子。时至今日长城网络已经覆盖近1.3亿用户,实际在网用户近8000万。俗话说的好,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到蛋。鹏博士入驻长城之后,为了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迈大步发展驻地网覆盖范围,可谓烧钱如流水。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在全国各地到处跑,也发现了一些端倪,很多城市的小区内可能长城的用户只有十几人或者几个人,但整个小区都做了全覆盖,这种不计成本的投入让鹏博士在资金流方面遇到了重大危机。显然鹏博士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回笼资金,鹏博士就开始一场可谓是不要脸的营销。诸如交费三年5折,交1XXX元终身免费用宽带,买网课免费用宽带等多种营销策略。在宽带套餐上更是不自量力的率先搞出了50M 100M套餐。正式因为鹏博士这样不计后果的营销,最终导致了后续的一切问题。

    虽然有奔腾一号骨干网,但实际上奔腾一号也仅仅是长城的一个大内网而已,缺乏内容,没有BGP,没有国际出口。长城的主要带宽还是要靠采购三大运营商的线路,这个成本非常高,即使搞价采购,人家也未必原因卖给你。所以长城不得不在各地建立驻地网机房,从当地通过黑带宽市场采购线路。前面我也说了长城的一系列营销手动的确快速的发展了用户,回笼了资金。但借由这些政策发展来的用户却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人也从事宽带运营行业多年,每一个宽带用户都是有成本的,出口线路、运营维护都需要成本,几乎只顾眼前的政策下发展大批用户,用户涌入网络后又消耗了大把的出口资源,长城不得不去拆西墙补东墙。2016年至今长城已经多次被工信部和各大媒体点名报道。各种网速慢、服务不好、动不动就断网几天的问题腾出不穷。在各种负面报道的情况下,原本依赖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平衡的长城,彻底陷入了无墙可拆的境地。

退场保平安:

    鹏博士最初收购长城的目的是借助长城庞大的用户基础发展扩展业务,以及依赖奔腾一号骨干网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谁也没料到2010年以后工信部重新开放了民营宽带试点,抛开电信联通不说,假设长城、艾普、方正、歌华算是小国,那么后期这些小宽带和黑网就是各地诸侯军阀。民营宽带市场形成了一个群雄割据的场面。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长城一方面要维护自有网络和用户,另一方面还要从这些小网手里抢夺用户,这让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长宽更加步履艰难。加上后期中移动获得宽带运营牌照后,在移动大手笔投资和疯狂的市场营销下,低价格的优势也荡然无存,2019年鹏博士集团官方宣布成立“长通服”公司,为三大运营商提供驻地网、安装维护、机房建设、线路铺设服务,而自有长宽用户则按照计划时间内分批割接给三大运营商。至此长宽也结束了长达10年的宽带运营业务。

总结:

    中国宽带市场从最初的南电信北网通的市场格局,到后来的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后的群雄割据场面,目前的趋势又逐渐回到三足鼎立的状态(电信 联通 移动)。当然这不是政府所希望的结果,否则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开放资质办理入口,降低入市门槛。早先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也讲过这个问题,出口是运营商的命脉,民营宽带企业没有出口或者没有渠道购买平价出口的前提下,是举步维艰的。电信和联通把出口死死攥住,这就好比是掐住了民营宽带企业的咽喉,不仅是民营,包括中移动现在也面临同样的窘境。国家的政策和指导方针是好的,但开放资质却不提供出口申请,或许这也是一种政策无法落地的体现。面临现状,民营宽带企业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口成了民营宽带企业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没有竞争就没有低价,作为终端用户来说,中国宽带价格的快速降低,民营宽带功不可没。没有民营宽带群雄割据时期,三大运营商还意识不到自己该降价提速。即便国家一直在呼吁降费提速,但如果没有民营出来搅局(包括中移动),我相信电信和联通早已准备好了上千个理由去应对工信部的质问吧。所以说提速降费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不是国家政策的干预。在这些问题上与其政策干预,倒不如交给市场竞争来的更实际。

    然而,目前的市场情况,宽带用户重新回归三大运营商手中,民营企业一个又一个的倒下,会不会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又要谋划涨价问题了呢?可能三大运营商的大佬们早就坐在酒桌前谋划好涨价策略。在或者等三大运营商把全国用户再次垄断后,是不是又一个宽带企业群雄割据时代的来临呢?这些问题无人回答,我们只能等待和观察,或许国家也会意识到这个掐死出口的关键问题所在,等待吧。

    TamronOS亚洲黑鹰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返回列表

服务咨询热线

0536-8619798

移动服务热线:

13791663000(徐)